這雙伴隨著我走過在澳洲歲月的 Adidas,在回到台北沒多久以後就壽終正寢了。
是跟主人一樣,開始對家鄉水土不服了嗎? :D
從 Perth Central 出發要前往 Fremantle 的地鐵。
空蕩蕩的地鐵車廂,西澳的人口密度真的很低。
這 Belmont 空曠的街道,說明了我們錯失的二手市集,也說明了我們空虛的心情。
但是天空真的好藍,心情真的很難不好,即使錯過了出國以後就一直很想來看看的 flee market。
就在我們踏入往 Frementle 的地鐵車廂時,我注意到有個白人小孩瞪了我一眼,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從原本的座位上起身,到一旁站著。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我,還在納悶著是怎麼一回事,跟著就看到了這張貼在本來男孩座位上方的告示。
前半段就跟在台灣都會看到的博愛座說明沒有什麼兩樣,希望各位大德要發揮無與倫比的同理心,將座位禮讓給比自己更需要的人,blabla的……
但是,But,就像九把刀說的,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 But;後面這一段就有趣了:School students using 50-cent student fare should stand for adults.
讓我直白地為各位翻譯一下吧:使用學生票優惠的學生們,你們看到付全票的成年人們上車,要乖乖地起身讓座喔!
這是多好的生活教育啊!一句話都不用,就把公平刻印在日常生活中。
學生們還是可以以較低的費用,享有公共交通服務,既沒有因為追求無聊的表面公平,犧牲了照顧弱勢;也不會讓學生們因此養成了「我就是天之驕子,應該被好好照顧。」的偏差觀念。
說真的,我很羨慕能夠享有這樣生活教育的澳洲人們。就算這個瞪我一眼的小男孩沒有辦法感受,但是這個國家正以一種正面務實的方式,提供了他很好的一種公民教育。
難怪人口還比台灣略少的澳洲,卻能擁有超過台灣的全球百大名校,以教育在國際上不斷享有盛名。不是僅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傳遞,而是更廣泛的全人教育思想。
快到西澳最重要港口:Fremantle 了。
初來乍到西澳,對 Fremantle 的第一印象就是 Perth 版「淡水小鎮」。但其實這個面對印度洋的港口城市,在充滿懷舊風情的城鎮外表下,還是西澳最大的工業進出口港,掌握全球鐵砂輸出的命脈。看看上面的照片,這個被當地人暱稱為「Freo」的港口城市,除了樸實的漁村風情外,還有著接軌全球工業巨輪的重要地位。
Fremantle 擁有引人入勝的古蹟建築,當然還有一堆流放罪犯的歷史。
(澳洲哪裡不是? :D)
這裡據稱有著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 19 世紀港口街貌。像是西澳最早的監獄「Round House」、Fremantle Prison 和西澳海事博物館(WA Maritime Museum)都是旅遊書籍上會推薦的景點。
時間回到西元 1829 年,當時英國有著兩批移民來到西澳,分別就在現今的 Perth 與 Fremantle 登陸。在 Perth 登陸的 James Stirling 船長,選擇了貴族之名的「Perth」來阿諛奉承高層一番。
而來到現今 Fremantle 的 Charles Fremantle;是的,看名字也知道就是毫不客氣用了自己的名字命名。
Fremantle 的街廓,相當程度地保留了歷史本色,又在隨意之中流露出創造性。你可以在喧鬧的市場裡選購工藝品、衣物、珠寶、食品和古董,也可以在歷史悠久的酒館來一杯啤酒,與三五好友聊天;或著在街邊咖啡館駐足,一邊享用新鮮的 fish and chips,一邊欣賞街頭藝人的演出。
小小一間雜貨店,窗明几淨,燈光充足,陽光國度的生活。
再怎麼平淡無奇的食材,透過鏡頭看出去,都變得誘人起來。
我想我前世可能是個饞鬼,拍東西就是拍吃的特別好看。
這一頓…… 好像是不到 AUD $20 吧?在西澳算是中規中矩的價錢了。
圍著這個小廣場跟 round about 的,都是些販賣觀光客紀念品的店面。
沒逛到上午的 flee market,來這裡好好補償一下也好。
這就是 Fremantle 的傳統市場,裡面的攤位從嘴裡吃的到身上穿的,應有盡有。不過逛上一圈以後,我們就被一個賣皮夾的小攤位吸引了。攤主是一個年約 20 出頭的年輕人,但卻蓄了一嘴的大鬍子,講話相當輕聲細語,整個人活像是個斯文版的維京海盜。
(在這麼吵雜的市場裡,要聽清楚他的話,真的很不容易。)
是的,最後我們跟旁邊的一對日本觀光客,都掏錢買下了各自的戰利品,我的就是這個皮夾啦!
雖然攤主跟我們說:不希望我們離開之後,才因為沒有買到這樣漂亮的皮夾而後悔(這句話真的很有殺傷力);但是我回來之後一時手癢上網 Google 了一下,居然就被我這麼找到這家皮夾的官網了。
點我進mywalit的官網。
官網的價格好像還比現場買的便宜啊!
但我對酒真的不行,可以讓礦泉水就跟酒一樣便宜嗎?
留言
張貼留言